推荐皮圈修炼之道法术器

寶哥

2019-10-14

这是一篇很妖怪的文章,可能和这次文集中绝大多数的文章都不尽相同,看完可能是需要耐心的,这是因为:

1)没多少时间写东西,所以没时间配图,全部都是文字;

2)这是我入坑3年多来的一次内心总结,很可能和大部分皮友没有共鸣,权当写给自己;

3)没时间校对文字,so,有时会发现词不达意;

回想我入坑的这三年,如果重来一次的话,我应该不会选择全职入坑,感慨当年为什么没有皮圈,否则将能够少走多少弯路呀。好了,开始正文:用道法术器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皮圈修炼之路。

道:目标、价值观,我觉得简单来说,就是你为什么要入皮坑(对不起,原谅我用这个词),初衷是什么。回想自己的初衷,就是喜欢动手,从十年前入木坑到三年前学习皮雕入皮坑,到现在就想做一个靠手艺吃饭的人,能够像日本、台湾等地的传统匠人一样。如果你的目标是自己做一个钱包,那么就自己想好投入,买一个远比做一个来得现实

法:战略,就是怎么实现目标。

基本的途径有四:

一是依靠网络,寻找在线课程或教材,或者购买皮具书籍,优势当然是费用很低,劣势也很明显容易走弯路、成长周期会很长,学习得不可能很系统;

二是参加线下培训班,我个人就参加过不少培训班,主要是皮雕的,认识了不少好老师,优势是线下学习学得相对会比较扎实,劣势是费用要高得多,我在这方面花了差不多四、五万了;

三是到广州或者一些大神的工作室打工,如果自己有心、师傅肯教的话三年时间基本上做得可以很不错了,前提是你可能要舍家远行,师傅肯教,我知道圈里的盆友有这样操作的,但两年下来并没学到什么原因么不便多说了;

四是加入皮圈,把皮圈的材料包统统做一遍,不是拍马屁,真是如此,皮圈的材料包和教程是我见过做得最用心的,没有之一,这是个捷径,好好把握;

术: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刀功、刷胶、打斩、缝线、装饰、五金安装、皮边处理、染色工艺……,篇幅有限,不能覆盖请见谅

刀功:很多朋友估计看到这里会嗤之以鼻,不就是怎么用美工刀么,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就笑笑,你可以跳过这节。这里包括了怎么执刀、运刀、精确计算、皮面是否垂直、厚皮薄皮硬皮软皮的不同刀具选择及使用,可以说很多人其实拿刀的手法都是错误的(包括美工刀和日式裁皮刀等) ,不仅长时间工作容易受伤,而且得到的结果不会好。当然,这里的刀功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裁断、二是削薄,截断的标准是切面垂直干净;削薄分断削和斜削,现在做铬鞣更多的是斜削,标准是削薄宽度一致、皮边厚度一致,想当年不知道削破多少,唉。现在基本上都用801了,但是有些部位还是手工方便。

刷胶:这估计很多人也会不屑一顾,但事实上这是决定作品完成度很重要的一环,看看柯老大菜蓝子上底的视频你就知道了,我的刷胶标准是:快、薄、匀、干,快是手速快,特别是黄胶,刷慢了,不容易刷均匀,而且不容易出黑线;薄是胶层越薄越好;匀很好理解,不多说;干,其实胶水在半干不粘手的时候胶性是最好的时候,这时候才可以粘

打斩:这是缝线的基础,斩打不好,线迹不可能完美。打斩的标准齐、匀,齐是指在正面、背面的斩孔齐平,薄料好说,3mm以上的厚度正背面都要齐不容易;匀是指斩距均匀,不能时大时小(原因还是打斩时斩与皮面不垂直),以及打斩力度的均匀(影响到斩孔的大小)

缝线:这个教程大概是最多的,反正就是双波浪,有些地方单波浪,还有就是特殊缝线,比如跔缝等;

装饰:在铬鞣世界是格外重要,我现在最常用的就是FN2了

五金:这个也不多说了,提醒用手之前反复比对 ,一旦下手就没有回头路了

皮边处理:这个教程也不放,无非是耐心,工具都是次要的,尤其没必要买什么边油盒

染色:这个不多说了,大坑,有兴趣的不断试验吧,有美术基础的好些

器:工具(广泛来说就是物料),买了无数工具,中间有好有坏的,哪结起来说一类是实用的、一类是用来装X的,当然,也极少数又好用又有颜值的,不过基本上都不价格不菲。这里篇幅有限,就说说大类吧,我的心得就是皮革工具万万千、适合你用就是好。

刀:买过无数把刀后,基本刀具就几种,一是美工刀,推荐SDI的30度,能够应付80%以上的工作,特别是做植鞣的;二是日式裁皮刀,白钢的基本就够用了,切4mm以上厚度的皮,美工刀就不好用了,刀片太软;三是白钢的斜刃削薄刀,哪 种钢材我觉得不是很重要,我最常用的就是白钢的,而不是其他的特种钢材;四是黄铜介刀,切等宽骨条很好用;五是单刃笔刀,用是精裁,不会有误差;六是半圆刀,做铬鞣软皮。基本上就这些了

斩:这个应该是工具的大头,按间距有4.0、3.85、3.38、3、2.7、2.45……,在这些间距中,目前最常用的,大包3.85或者3.38,小包3.38或者3.0,钱包等小件,要做的精致些的基本是2.7或者3.0的;按斩齿的形状来看,做植鞣的多用菱斩,橄榄斩其实比较少用,不买也罢,毕竟现在做纯日式的越来越少了;另外一大类就是法斩了(六棱斩),基本上做工具的都会做这个,这里就不点名了,我觉得能够出的都不错,差异不会太大,就像对不不会品咖啡的人来说,用V60还是蛋糕杯冲煮,各中的差异基本是喝不出来的;所求极致的,还有正反斩之分,目前我没买过,不做评论;

针线:针没什么好说的,我常用的就是 JJ的1号和4号,我小件做得多些4号。线这又是个大坑,上到所谓好几百一卷的法线,下到几十块钱的尼龙线,各有千秋。主要考量几点,一是粗细,这个需要与斩距配合,也是我初入坑时最为困惑的内容。我目前的用法是(以法线标号为参考),3.0及以下832,3.38或者3.0的看做的什么东西632或者832,3.85以上532;至于是尼龙线还是麻线,我个人还是以麻线为主,线比较饱满,而且没有尼龙线的那种亮光;

皮料:一句话,在经济范围允许的情况下用好的,否则这个话题三天都说不完

五金:这也是个超大的话题,而且也是目前手工皮具受制的一个方面,一句话:看电镀、看细工,争取与上游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其他辅料:

基本上二类,一是化料,如边油、封边、染料(这又是一个超大的话题,我初入坑时找不到北的内容 ,盐基、油染、酒精等等,有的叫染料、有的叫颜料,OMG)、胶水等等;二是辅料,这个和皮料、五金一样,这是做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到作品完成度但又最不被人重视的方面,如嗒啉、皮糠、棉补、EVA、补强……… 

马上就就截止交稿了,最后就说一句,想清楚自己在皮坑能走多远、想做什么,在没搞清楚之前,多看看皮圈的教程,买材料包远比屯皮料来得合算,花一年时间,做着做着,你可能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再次感谢柯老大,感谢皮圈,上传一些自己做的东西

文章已被下列文集收录

打赏

给作者打赏

评论3阅读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