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皮坑元年笔记
皮坑元年笔记
一锤惊来坑内身,谁为小白点迷津。
可怜波浪难双渡,愁叹边油又几轮。
皮里春秋原静逸,手中针线自天真。
应明上品成神路,不外爱心拈指频。
入坑近一年了,借着皮圈封神榜的机会,将自己玩皮心得体会总结一下。不过说实在,我也就比小白强那么一点点,大神可直接跳到最后点赞离开了。🤒🤒🤒
一,我是如何入坑的?
我知道有些皮友,入坑前从事与皮革有关行业,有做鞋的、卖皮货的、做皮沙发的,还有做皮鞋垫的等等。而我之前在炼铝厂工作,与皮革完全不搭边,入坑前是彻头彻尾的小白。之所以入坑,完全是偶然,但似乎也有一点奇妙处。记得大约去年这个时候,我在网上买了条皮带,附送了一个带孔冲,根据我的腰围要再打一个孔,但当这一锤落下时,好似体内某部分被唤醒一般,隐隐有种冲动,还想再来这么一锤,一直锤下去……
于是,我被这一锤锤进了皮坑。
二,初入坑的迷茫
最初买的工具是299元套装,不及一个皮圈品斩的价格,但当时还以为够贵了呢!如今这些工具虽说大多不用了,然而让孩子们玩时用,也不算浪费。
当时先后买了三本书,马骝的《五天学会手工皮革》,《手缝皮革技巧事典》和日本人野谷久仁子的《皮革手缝基础技法大全》。说实在最好的是那个日本娘们写的,很实用。马骝在网上卖植鞣包,看上去不错,但写的书却不怎么实没用,只好又买后两本。
买皮最早买几块钱一斤的巴掌大碎皮,当初以为一千块,可以把工具、书、皮料全搞定,毕竟只是当兴趣玩玩。《皮革手缝基础技法大全》自带图纸,自己做着玩、练手,也没买植鞣革,小的用碎皮拼、大的用pu,玩得不亦乐乎。只是pu做出的包不结实,也不成型,而且用菱斩打缝边时pu容易断裂,便产生了买圆斩的念头。
三,与皮圈的第一次亲秘接触
经过在淘宝的几番筛选,皮圈圆斩最合眼缘,当时周年庆已过,圆斩的全返活动已经结束了,而且之后圆斩不再全返。初识皮圈,记得充值10元,以为会按10%比例送1圈币,结果没有,差点以为上当了。
皮圈材料包差不多都在1000上下,也远高我的预期,所以知道皮圈后,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圈外徘徊,未能下决心入圈。
四,终入皮圈
在皮圈外围活动,通过看视频文章和皮友交流,对皮圈了解日益加深,疑虑一点点消除,但无全返活动材料包高昂的价格以及新手的不自信,仍让我望而兴叹,不敢轻易入圏。之后虽有康18的全返活动,但顶配1699元,我也未及时下决心入手。
记得网上聊天时,曾提过建议,出一两款新手材料包,只限新人购买时全返,长年有效。若能如此,我就不会上手就做花园包,以至错误百出了,而是选择简单的阿雕了。
不管怎么,当皮圈出相对便宜的花园包时,早已跃跃欲试的我终于下定决心出手了,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念念不忘皮圈的圆斩。如今已入手两套圆斩,仍觉得皮圈圆斩性价比最高。
五、迷上皮圈
虽然第一个包不很成功,但接触到皮圈高品质的材料包后,之前玩的pu和劣质皮真不想上手了,而且首包虽败,却学到不少东西,不怀疑自己能做出好包,连续入手了凯莉28外缝版、阿雕、琳迪20、珀金30、康23、插销包及小贝,现完成了阿雕和琳迪,加上花园已有三个包,自觉进步明显,有些对新手或许有用的自我经验,在此谈一下。
一般做一个包之前,第一遍通看视频,第二遍细看做笔记,做笔记的同时,部分地方会反复看多次。笔记做完,第三遍通看视频,检查是否有遗露。之后再看笔记,整个包的制作及细节过程记在脑中,若有不解处,仍会回看视频。尽量做到能在脑中流畅地演练制作的全过程,在真正做包时不须再看视频。因为我认为在制作过程中卡壳,不仅影响进度,更会产生烦燥情绪,手忙脚乱,从而放松对细节的把控,影响包包的品质。
六、愿与皮圈共同进步
接触皮圈以来,皮圈越办越好,自己手艺进步明显。之前在卖包店里看,认为自己做的包只能自己玩,不可能拿去卖。现在再看包店的包,做工粗糙,不如自己做的。
当然自己的本事自己清楚,也就比小白强一点,离高手大神还差很远。我常常思考如何早日追上大神的脚步,多动手是必须,更重要应如皮圈张老师在授课时不经意讲的一句话:我们做一个包的时候一定要对包包有爱心。
虽然张老师讲此话时,依然是神龙见手不见首,但仍能想像他的表情一定相当温柔,手指抚摸皮包,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般。
有爱心才有耐心,有耐心自可成神,愿与皮圈共同进步。
文章已被下列文集收录
给作者打赏
盘龙山:[糗大了][糗大了][糗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