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布兰查德,陪伴我数年,最终还是把你抛弃了……

柯先生

2018-12-27

对不起,布兰查德;

很爱很爱你,我的第一把斩;

尽管价格昂贵,但想着hermes能用,总有他存在的理由。

你很优秀,很完美;

让我曾经以为,天空就那么大了……

但,或许咱俩不合适,因为我有我的理想和追求。

从来没想过要背叛你,

曾经有那么多高颜值,价格更低廉的斩出现;

依然没有打动我。

尽管你很坏,

不理睬就生锈;

尽管你锥度很大,

但手上多抓一把锥子,依然可以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你,一定没有“品斩”的出现,

尽管修改了你的角度、锥度、切口长度;

很感激无数个夜晚,

你陪伴着我计算一堆三角公式;

还有统计植鞣革、铬鞣革、鳄鱼皮……各种误差数据。

我追求一斩在手,天下所有皮都能用上。

从前你经常说:

锥度大是要兼顾植鞣革,

如果想精细,做铬鞣革或者动物皮,自己打磨一下就好了;

实在不行,抓把锥子捅一下也行……

但,我想要的是精细一点,

因为,我想走的更高更快更远。

所以,品斩的锥度做的更小。

从前你总唠叨:

一把好斩,

一定要“打斩容易,拔斩轻松”,

所以,你看不起很多做的很锋利的“锐斩”;

你认为狭窄的斩孔增加了线和皮的摩擦。

我举双手赞同!

品斩的出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你知道我对线迹的要求很高;

你知道我一直在追求“双米粒”的节奏感;

你知道我渴望每一段线都能跳出美丽的“音符”;

“品斩”,做到了。

当我们用togo做面皮、sully法羊做底皮双面贴合时;

当它的厚度只有2.3mm时;

不要诧异,品斩缝出的线迹依然会如此优美……

当用0.8厚的羊皮对贴,总厚度只有1.6时,2.7间距的品斩依然能缝出完美的双波浪效果。

你知道我很讨厌,打斩把底皮打破,

所以我经常批评你在某些皮子上,表现不大好;

你说是皮不好,因为国内很多斩也这样……

我说这是借口……

原谅我追求完美。

你依然很优秀,

在打磨过后……

我特喜欢用手抓着你,很厚重的感觉;

打起来棒极了!

所以,品斩的打斩体验也一样如此。

你应该为“品斩”的出现感到骄傲,

它弥补了你很多缺点,继承了你很多的优点!

你很伟大,

你依然会有很多追随者;

相信品斩也一样……

我刚入皮圈经历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2015年,在广州,经人介绍去拜访某A货工厂的朋友,诚恳的请教一下缝线和油边的问题。拐过弯弯曲曲的小巷子,去到工厂……所有与缝线相关的工具,发现给收拾的干干静静,板房被告知不能进去……“保密”。想了解一下线从哪个角度拉,手法如何才优美,油边,用何种边油更好?朋友顾左右而言他……

……

3年后,当我再回首这些往事,没有骄傲可言,更多的是伤感。皮具的核心本来不在于手工。何苦要保守秘密?裁皮、贴胶水、打斩、缝线、油边……能看得见的,本无多少秘密和技术含量可言,真正需要我们去追求的,则是看不见的,比如设计理念和思维、你的美学感、你的眼力等等……因为自我为是、坐井观天的自大,皮圈变得而愈加神秘,愈加封闭。

……

随着找我交流的皮友越来越多,我知无不言,远道而来登门拜访的皮友,我愿意一起交流,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成长,学到更多知识。希望能让更多朋友提升技术,开发更多的原创款式,让所谓高深的技术成为所有皮友可以掌握的基本技巧。

文章已被下列文集收录

打赏

给作者打赏

#皮圈官方评论2阅读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