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羽】为什么前羽的工具工期需要那么长
很久以前,前羽做的工具,就经常处于时不时断货的情况下,有时候蹲马桶都能收到好几个微信皮友的催货信息,经常急得我把屎都夹断了!
所以,我想一次性写一篇文章,把产品生产的加工流程说明一下,给大家解释下。
加工的基本共识
首先,加工的基本共识是:除了大型工厂,没有任何一家厂家会拥有所有加工所需的所有设备,这不符合社会化分工和低成本的需求。
皮具工具市场的整体需求量不高,所以要求我去配备一台几万块钱的大功率激光打标机是不现实的,操作人员,机器维护折旧都需要成本,而利用率却很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品牌的产品会有一部分加工环节需要外包的原因。
整体加工可以分为热处理前和热处理后两道,热处理前,钢铁的硬度低,容易打磨,可以有效降低磨料损耗和加工工时。热处理后,钢铁的硬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可以做进一步精加工。
宽铲的加工流程
例如宽铲,在款式定下来前,需要经历:国外产品试用 —— 改进—— 打样 —— 试用 —— 再修改 —— 再打样 —— 再试用 —— 定型生产 ——选择外协供应商 ——工作室采购相应加工设备和原料 —— 钢材采购 —— 交由外协供应商A —— 供应商A初步加工外形 —— 发回供应商B槽内打磨抛光 —— 发给钢材厂家C热处理 —— 返回供应商B处进行二次打磨抛光 —— 手柄生产厂家D供货 —— 所有产品集成到工作室进行打磨装配并开刃—— 最终成品
可见,在工作室进行最终加工之前,要辗转数个加工商来降低成本,如果我单独选择一个供应商,打包给他来完成的话,固然省事,但是他的利润要加在成本上面,价格就无法降低了。
这点可以从前羽进入皮圈以后的定价可以看到,不少早期工具商纷纷降价,想必背后对我已是咬牙切齿了。
偷懒节省时间的方法
很多人会为了争取更多的利润,和更快的时间而采取更简单粗暴的方法,具体表现如下:
1. 直接用低端材料,好获取,隐瞒材料型号。常规的碳钢模具钢高速钢,获取渠道太多了,而高端钢材需要向国外公司采购,手续复杂时间长;
2. 低端材料,硬度低,容易加工,例如M390钢材在数控加工中心上加工时,就等了1个月,因为普通铣刀头铣不动粉末钢,厂家负责人曾经告诉我“咱们能不能换D2,DC53这些模具钢来做?成本低速度快”,被我拒绝了;
3. 热处理偷工减料,交给不负责任的私人小厂做。然后隐瞒热处理信息;
4. 在一些需要扁平化手柄的时候,使用木质圆柄,圆柄的加工成本比扁平的柄低不少,然而不是什么工具都适用圆柄的,可能会导致指向性等等问题;
5. 做工上偷懒,该倒角的不倒角,该抛光的不抛光。可以省去很多去外协厂家进一步精加工的时间,提早出货;
6. 其他一些细节的忽略。留下粗的加工痕迹等等。
好了,今天的解释就到此为止,年前我会把工具打磨的文章整理一下发出来,谢谢大家:)
文章已被下列文集收录
给作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