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羽】边线器(半圆槽)发布,三天后发货

柯先生

2018-12-26

【前羽】边线器(半圆槽)发布

 

历史帖子(为防止各平台抽风吞贴,所以网址都没写了,可以点击查看本人历史发帖记录)

 

13. 【前羽】谈谈皮圈工具的钢材和热处理

12. 【前羽】最新一批XW-42削薄刀生产完成,附1分钟恢复锋利荡刀法

11.【前羽】关于六棱锥成品的召回声明兼自己的一些感受
10. 【前羽】几种打磨棒的比较以及G10材料的介绍

9.【前羽】性价比之选,瑞典一胜百进口钢材XW-42削薄刀发布

8. 【前羽】旋转刻刀头的研磨,抛光,以及改刀头的方法

7. 【前羽】关于手工皮具中笔刀的一些随谈

6. 【前羽】巴里金通用款M390旋转刻刀头的介绍

5. 【前羽】千呼万唤始出来,第三代粉末钢M390钢材裁皮刀发布

4. 【前羽】3种皮雕旋转刻刀的对比以及对巴里金的初印象

3. 【前羽】6种不同钢材的裁皮刀/削薄刀横向对比测试

2. 【前羽】关于皮具用刀(裁皮刀等)的终极探究(理论篇)第一版

1. 【前羽】对部分工具(布兰查德,浅草)的做工比较失望

手机端拍付链接:

 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即可看到【手工皮具DIY工具 边线器 压边器 压槽器 1.0~2.5mm 浅槽深槽】¥AANOiYnh¥http://e22a.com/h.0xU6Gi?cv=AANOiYnh&sm=3ec206 

电脑端拍付链接: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_u=a2e9v9km8764&id=538810829887

 

各位皮友好,这款边线器终于姗姗来迟,原以为边线器制作起来很简单,最终却耗费了较大的精力。主要原因在于边线器的高低差及内槽弧度,对精度要求比较高,在机器抛光以后,还需要人工再进行矫正和打磨。

 

因为需要人工进行矫正和打磨,所以每个头子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模一样,所以请介意的皮友们切勿拍下。我想,如果最终压出的线效果是好的,那么它应该属于好用的工具。

 

非常感谢一些皮友给我的建议和帮助,在生产之前,很多参数都由他们来帮助我修正,再次致谢!

 

 

边线器规格

 

本次边线器共分为4个规格,1.0mm/1.5mm/2.0mm/2.5mm,实际使用是2个规格比较常用,即1.5mm及2.0mm。1.0mm主要用于表带上面压装饰线,2.5mm的,实际上可以等同于压槽器了(这个下边单独说)。

 

 

边线器使用原理

 

边线器的作用,在于给皮边压出边线,同时做出起拱的效果,增加美观度。而起拱的效果主要由皮面完成,皮面底下的纤维层(肉面),对于边线器压边效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相当于是边线器在这层皮面上做文章。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植鞣革的塑形,其实主要是靠皮面湿水或者加热以后的伸缩产生,需要强力定型的就在纤维层(肉面)上硬化剂,即一种环氧树脂,干后硬化了塑形效果就保持住了。

 

下图为牛皮的纹理,Grain即为表面的皮层,塑形过程中会伸缩,Corium为纤维层(肉面)

 

 

 

边线器效果

 

 

 

 

2.5mm边线器的说明

 

 

由于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预留打磨余量,所以边线器一般是做成U型槽,再进行打磨抛光,最终做成半圆槽。,2.5mm的边线器,本身个头较大,所以打磨完以后仍然是U型槽。但是因为再厚的植鞣革,皮面很少有超过1mm的,而皮面是塑形的主要部分。所以在2.5mm边线器的U型深槽下面,是无法塑形出半圆形的圆拱边的。

 

 

因此我不推荐皮友购买2.5mm的边线器去做起拱的效果!但是,歪打正着的是,因为2.5mm边线器的压线脚较粗,约1.3mm,倒是很适合做压槽器!一般3.38法斩所使用的压槽宽度是1.4mm左右,3.85mm所使用的压槽宽度是1.6mm左右,每家的设计不同,但基本八九不离十。

请见下图2.5mm间距的压槽器配合3.85mm的日内屋橄榄斩做出的效果(当然皮边用1.5mm间距的边线器做了起拱效果)。

 

 

 

 

 

使用方法

 

冷压:直接在植鞣革表面进行边线压制操作;

湿水冷压:植鞣革略微湿水后,皮面可以做塑形,更容易压出起拱的效果;

热压:用酒精灯加热后,在皮革上进行热压,压后的皮边颜色略深。

过弯时可以略微抬手,用头部前端进行压线

0.8mm以内的皮子不建议用冷压方式,因为过于单薄,用边线器压边线容易引起形变,建议使用热压方式。

热压一般是用酒精灯内焰(明亮橙黄部分,外焰和焰心是淡蓝色)加热五秒左右,再进行压线操作。不同的皮子加热时间及使用效果略有差别。建议用废皮先进行试验,温度过高容易烧焦皮革。

 

间距及高低差定义

 

关于高低差

1.0和1.5mm边线器两脚的高低差较小,主要考虑到细的边线器要压0.8~1.2左右的内里等薄皮,高低差大了使用不便。

2.0和2.5mm的主要用于厚皮,故高低脚差会相对大一点点。

 

为什么用圆弧形长内槽设计

根据物理原理,用同样大小的力,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圆弧形长内槽与皮面的接触面积,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手势调整而改变,从而调节压强大小。

边线器圆弧内槽中后段压长直线会比较稳定美观。建议长直线可先浅压一条线,再用头子加大压强压出凸起的起拱效果。

边线器的接触面积小,容易导致压出的线迹深深浅浅不够整齐划一。而长槽,能够随意控制压强大小,使压出的线迹统一且均匀。

 

整体制作亮点

边线器头子通过整体渐薄来达到调整不同间距内槽的效果,工艺难度更高,产品更美观;

扁平型手柄,指向性非常好,在压边线的过程中不容易跑偏;

头子整体以及槽内经过精抛光,更顺滑,不会刮伤皮革;

头子周边经过倒角,细节彰显功力;

G10手柄,密度高手感好,顶部人体力学按压设计。

 

其他说明

1.0及1.5mm的边线器,一般是用于精细的小件,会做一部分压线脚非常细的版本(在原基础上改制),压出来的效果更精细一点点。

文章已被下列文集收录

打赏

给作者打赏

#前羽的避难所评论0阅读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