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羽】关于六棱锥成品的召回声明兼自己的一些感受

柯先生

2018-12-26

 前言

我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处理产品问题,更希望各位皮友能把全文看完,了解一些工具制作上的东西,买工具的时候少走一些弯路,少被人坑。

宜家主动召回有安全隐患的家具,并没有影响它的市场地位;宝马汽车召回,也丝毫没有影响其品牌价值;犯错容易,要承认自己错了并加以改进,不容易。我坚信一个人可以在某一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某一个人,但是无法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的人。还是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业比较好。

正文

大家好,我是前羽,最近一直在出差,在厂家沟通新产品,同时学习机械加工技术(算是自我进修),当客服和我说最近有3个客户的六棱锥有问题时,我觉得应该重视这个产品本身的问题了。

我先说正事。

发表这篇文章是为了召回之前售出的六棱锥成品,前期出售的六棱锥成品问题如下:

1.锥针过细,露出部分过长,容易折弯或者折断;

2.部分锥尖打磨不锋利,扎皮子不给力;

3.部分锥针和手柄的粘合力不足,容易脱出。

还有部分菱锥和橄榄锥,也有第2和第3点的问题,也可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售后处理。

解决方法:

1.所有六棱锥成品,只要皮友有不满意的,全部无条件退回,来回运费由前羽承担;

2.部分锥尖打磨不够锋利的,觉得自己无法打磨的,可以无条件退换,来回运费由前羽承担;

3.部分锥针和手柄粘合力不足的,觉得自己无法解决的,可以无条件退换,来回运费由前羽承担;

自己DIY的方法:

1.六棱锥成品容易断和弯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锥针过细,露出部分过长,有DIY能力的皮友可以截短后再重新开刃;

2.锥尖打磨不锋利的,可以在软介质(鼠标垫/牛皮)上垫砂纸打磨,建议用600~1000目的砂纸,最后用青棒荡一下;

3.锥针和手柄的粘合力不足,可以拔出后将锥针尾部安装部分用粗砂纸或者金钢锉打毛,用台钻/电钻将原有孔洞扩孔,然后灌入AB胶后再固定。

前羽团队的补偿方案:

出现此次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前羽本人长期出差,而发货的客服对皮具制作不了解,未及时通报产品瑕疵而导致,经内部商议,决定对皮友作出以下补偿:

1.所有购买六棱锥成品的客户,如需无条件退换,则补偿一张10元店铺无门槛优惠券,有效期半年;

2.所有购买六棱锥成品的客户,如可以自行修改无需退换,则补偿一张30元店铺无门槛优惠券,有效期半年;

3.购买菱锥/橄榄锥的客户,如遇锥尖打磨不锋利或者粘合力不足的情况,自行DIY不退换,则补偿一张20元店铺无门槛优惠券,有效期半年;

4.购买菱锥/橄榄锥的客户,如遇锥尖打磨不锋利或者粘合力不足的情况,需要退换,则补偿一张10元店铺无门槛优惠券,有效期半年;

5.锥针不参与上述补偿方案。

原因分析

我一向对于产品的质量是很重视的,这次还真是不凑巧了,我在杭州的时候,供应商还未完全生产好锥子,等我到了供应商这里,他已经把锥子发出到杭州了。工作较忙没及时让客服反馈一下,导致此次疏漏,本人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接受所有皮友的批评。

但是原因还是要找的,我粗略分析了一下,大致原因如下:

1.六棱锥和橄榄锥都是按照比3.38斩齿略小一些的尺寸来制作,所以相对比较细,尤其是六棱锥针,抛光后极细;

2.考虑到要扎的深度不同,锥子没有做斩齿一样的锥度,这样会导致锥针强度比同尺寸斩齿弱一些,更何况为了兼容市面上的斩的型号,比3.38斩齿做得更细一些,强度受到了一定影响;

3.锥针露出手柄尺寸过长,导致用力时锥针容易弯曲,受力集中在某一点容易发生断裂;

4.Viking这个材料虽然韧性好,但是当细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整体强度下降,这是微观和宏观状态下材料性能表现的区别。我不是科班出身,以我多年的制作经验来看,锥针弯曲的时候,受力主要集中在弯曲部分的顶点,而锥针测试时是用台虎钳固定锥针后进行弯折,受力方式有区别。同时,测试的锥针用的是3.38的橄榄锥,比六棱锥更强壮,所以弯折角度更大。关于这点,纠正了我一直以来认为的一个观念,即韧性好的材料做越薄越细的东西,弯折的表现就会越好。但目前来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薄了细了,本身弯折强度就已经受了影响。

说一些题外话:关于补偿那些事

这次的补偿,不算多,但也不少。我一向认为,比标语更好的广告是口碑,比赚钱更重要的是客户。我一直有几个项目在同时运营,但是皮具工具,是我自己真正爱好并想以此为一生的职业做到老的。

我希望能做出百年品牌,所以不能容忍瑕疵。

买锥子和锥针的很多朋友,很多是我的老客户,也有很多是认可我的皮友。当我锥针还没有出成品,就已经挂了前羽的logo在售卖了。仍然有一批皮友提前支付购买,他们甚至都没有看到过产品的样子。

宽铲,也是如此。仅仅发给了少量一些皮友试用,没有太多人的评价和测试,发售当天就卖出了138件。一个月累计超过200件。

有一个很熟的皮友和我说:“前羽啊,你可千万不要辜负皮友们的信任!那么多没看到实物就拍下的皮友,都是冲着对你人和态度的认可!”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说实话,我这个人比较自负,以前觉得我的皮具好卖是因为东西确实不错,我有这个实力选择好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但是这位皮友的一句话,让我开始审视自己。

是的,工具商,在最近的5年里面,换了一波又一波,是哪些人存活了下来?

认真+实力=活下来

不敢妄言成功,我的目标,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活100年。

前几天手工客网站给我做了一个专访,里面有一段文字我是这么写的:

“我记得我曾经看过一部制作刀具的纪录片,美国著名刀具品牌克里斯里夫,整个工厂才7个人,年产值在5000万美金以上!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创始人克里斯里夫本人就是一位狂热的制刀者,他制作了大量特制的模具,夹具,改制了机器设备,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工艺,成为了自己领域的王者。我至今记得他说的一句话:“当时我刚从南非到美国,面对很大大牌刀厂的竞争,我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比他们更努力,才能在美利坚的土地上活下去。”

非常朴实的一句话!

制作工具也是一样,这个市场的竞争,不是排位赛,而是淘汰赛!最终,拼的是谁更努力,更聪明,更舍得投入!而我的目标,是活下去,然后成为百年品牌!”

做皮具工具一年不到的时间,业务扩展很快,也动了很多人的蛋糕,无故的诋毁和讽刺也很多。仅有的一次正面撕逼,我是在回到办公室后连夜写文章到凌晨3点反击的。

因为热爱,所以在乎!

我也很难接受此次六棱锥的瑕疵,这个问题会让我不爽很久很久。

最后,还是要谢谢各位皮友能够看到这里,能看到这里的基本都是粉丝了。再往下看的才是真爱,哈哈。

既然提到提前购买宽铲的用户对我的支持,后续必然会对这部分支持者有相应的回馈活动,敬请期待吧。

说一些题外话:关于材料那些事

材料是工具的基础,其次是工艺,所以我在制作不同的工具时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材料,以发挥其最大效应。

当M390火起来的时候,很多人问我能不能用M390做斩,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不行,因为M390韧性不好,如果用M390做3.38锥针,估计会断得很快。

同样,锥子我选用Viking的原因是,它的韧性很好。而且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我做了52~54HRC,54~56HRC两个硬度进行对比(不要听某些人吹牛热处理硬度精确到多少,热处理炉不是计算机,工件的大小,摆放的位置,具体的升温控制,操作人员的经验等都会造成一定的误差。国内设备普遍只能控制在2度的误差范围内)。

但是这次六棱锥的问题,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在韧性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强度,比如锥针过细了就缺少强度,韧性再好也没有用,会容易折断或者损坏。

前段时间在做斩的样品,刚开始采用的是瑞典一胜百的ASSAB88钢材,也就是鬼子的DC53(同成分)。这个钢材我在做刀具的时候用过,韧性相当可以,完全胜任户外生存刀的需求。但是,就是这个材料,在做斩的时候,从1米2的位置斩尖朝下垂直下落的时候,斩齿崩断了。所以,目前我正在测试其他适合做斩的钢材。DC53在成分上和ASSAB88一致,但是欧洲的冶炼工艺普遍好于日本,所以也可以简单地推论DC53并不是做斩的好材料。

说到这里我要再插点题外话,4月份博乐公司的人来我公司强烈推荐K390和K890,我正在制作一些这两种钢材的裁皮刀进行测试,后续会以福利的形式放出,敬请期待!

最近天气虽热,我还在厂家这边出差,以前自己多是一些手工简单加工的技术,现在学习一下机械批量加工的技术,可以提高完工度,降低成本,希望能在后续给皮友带来便利!

这是我在尝试使用一种砂轮打磨的新方法(工作室都是用砂带机打磨的)

这是我在热处理厂进行技术沟通时拍的,这样的热处理真空炉,全国的保有量也不多。一次性可热处理1吨的产品,普通的只能热处理300~500公斤(视工件形状)。

这个是回火炉,用于淬火后的回火,以细化晶体结构

我们工作室也采购了小型的热处理炉和回火炉。以备不时之需,图片等有空了上几张:)

工作室配置的一些设备和模具

再来一张工作图,当然我劝大家,非熟练工千万不要戴着手套打磨,生产安全最重要。写完收工睡觉喽~

文章已被下列文集收录

打赏

给作者打赏

#前羽的避难所评论0阅读589